李旭在研讨会上的发言:
我88年到上海美术馆工作,工作了17年,后来在浦东创立了张江当代艺术馆。五年半以后市里召我回来建一个更大的馆,有4万多平方米,把南市发电厂改造成为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,那是非常大的一个建筑,在座很多专家都去过。
我是头一次认识赵春,对于作品我看到贾老师已经写过评论,我觉得我说的没有贾老师好。我比较惊讶的是他在三个方面的实验都是比较有深度的,也比较有成熟度,像油画、水墨、装置,我看了装置比较惊讶,觉得赵春是一个比较全能的艺术家,而且在古典和当代之间能够找到一个比较合适的位置。我今天主要谈的还是美术馆的问题,在中国大陆目前法律缺位的情况下,大量的美术馆不管是公立的、私立的都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,我是从90年代开始关注到民间美术馆的创立,最早的民间机构都是用各种方式来进行体制实验的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刚做过一个小论坛,探讨体制和当代艺术以及和美术馆之间的关系,我们不得不正面面对这个问题。
详情点击阅读 »